日前,我校和常州大学共同主办的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暨“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研讨会举行。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思政处处长王后林,校党委副书记王俊出席。来自武汉大学、重庆大学、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学者参加。


王俊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变迁、文化积淀、改革创新,特别是深度参与安徽“三地一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情况。他指出,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筑牢“大思政课”课堂阵地、高水平搭建“大思政课”资源平台、高标准建强“大思政课”师资队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索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创新路径,推动思政课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

王后林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向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风险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乱“大思政课”建设成效给予肯定,对如何发挥好市域特色资源优势、进一步明确“大思政课”建设目标提出了指导意见。他指出,推进高校“大思政课”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在视野上拓展“广度”、在资源上挖掘“深度”、在方法上提升“效度”,推动“大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探源成果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协同发力、久久为功。
主题报告环节,武汉大学项久雨教授作了《AI驱动“大思政课”范式重构》的报告。专家报告环节,陕西师范大学张琳教授、江南大学唐忠宝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罗健教授、广东工业大学揭晓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李前进教授、重庆大学魏强教授、我校许醴副教授分别作了题为“算法推荐嵌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优势、风险与应对”“领域拓展、学段延长、衔接深入、协同共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大思政课视域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机制”“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探索”“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法的‘变’中之‘不变’”“审美视域下大思政课教学创新的研究与探索”的报告。


实践教学环节在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进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卫红教授为大家作《凌家滩与中国早期文明》主题报告。与会人员走进凌家滩遗址博物馆,驻足观摩精美的玉器、陶器和石器,对凌家滩玉器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玉器的异同展开了深入讨论。(撰稿:杨婷婷 邱浩 审核:欧广丽 林忠心 张苒 王菁)